4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要武莅临经济学院并做了题为“如何认识中国的国情”的专题讲座,经济学院副院长桂林主持讲座,经济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吴老师指出,一个学者无论是做纯理论研究还是做对策研究,都应该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有深刻的认识。他分享了认识中国国情的途径:理论分析、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三种方法相结合并长期坚持下去。
理论分析让我们从现象中“跳出来”,站在高处。比如“发展铁律”,中国的问题可以放在这个框架下考察,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无论是从时间演进的角度,还是从地区差异的角度,中国都是在沿着发展铁律的路径前进。有两个理论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这四十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市场发育,就是一个从二元逐渐向一元演进的过程。
2004年以来,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学者发现“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就是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才做出这样判断的。人社部的官员和专家,也同样清楚这样的市场变化,当劳动力市场开始供不应求,劳动者工资上涨时,劳动部门立即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的政策措施:提高最低工资,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劳动者提供“三险一金”等;2008年,甚至颁布了新《劳动合同法》。
其实,1993年,中国就颁布了《劳动法》,却很少执行,因为那时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工作岗位。
数据分析。可信的大样本数据是跨越理论和现象之间的桥梁,也是把握特征化事实的主要工具。作为研究中国的学者,要清楚哪些数据是可信的,要熟悉数据的产生过程,会评估数据质量,使用数据时,才能扬长避短。吴老师鼓励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多用微观数据做研究。因为经验经济学的起点通常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个人、家庭或公司。如果使用汇总数据,就违背了“模型里要有代理人”这个基本原则。
在数据使用方面,吴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大家推荐了他认为质量高的数据。
案例分析是我们认识国情的重要手段,不要以为案例等同于小样本,不可信。如果你天天观察,日积月累,那就是大样本。吴老师以城中村中一个支书的选择诠释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北京有城中村,广州有城中村,深圳有城中村,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城中村。任何一个城中村里,都有一个“刘支书”,他困扰于“天理、国法和人情”,在“执行政策”和“寻找对策”之间走钢丝。
研究透了一个城中村,就把全国的城中村弄清楚了。案例运用得当,也能满足“外部有效性”。“换个名字,我说的正是阁下的事情”。
此外,吴老师还介绍了亚当・斯密和马歇尔的研究方法,建议青年学者和研究生,通过阅读,交谈,游历,观察,思考等方式,多掌握中国的事实,越多越好。
在讲座提问阶段,有老师问到,西方经济学理论能否解释中国的问题,吴老师以微观经济学为例,认为教科书中的原理是无数聪明颖悟之士,经过数百年的探索和竞争,才留存下来的,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不大。不要轻易否定它。在解释中国经济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地研究中国的特殊国情,把它视为“特殊的约束条件”,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就能提出有解释力的假说。这也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正确途径。
桂林老师作最后的讲座总结,他指出,吴老师分享的研究经验,从理论分析、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等三个维度来认识国情,对青年学者来说,很有教益。强调并下大工夫对社会问题作深入的研究,是中国社科院学者的特色,值得我们学习。他鼓励本院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多立足于中国国情,寻找自己的研究选题,通过深入探究中国的特殊环境,做出有价值、有创新的研究来。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作者:吴亚平 作者单位:经济学院
【延伸阅读】
吴要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城镇劳动力市场,微观经济计量学、政策评估等。吴教授已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发表论文多篇。
上一条: 全国经济统计知识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下一条: 金融学院在首届研究生乒羽大赛中连战皆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