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培养督导组 2017年4月
开学一个多月以来,研究生培养的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研究生院督导组于2月28日开始分别在三个校区组织开展新学期教学检查工作,对研究生教学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巡查,并针对现场问题进行了及时处理。其中,重点进行了研究生教学秩序、课堂教学质量工作两个方面的督查,具体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秩序、课堂状态,教师教学准备情况、到岗情况等。整体来看,学生上课认真、积极;教师准时到岗、教学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此外,进入三、四月份,许多学院已陆续开展了2017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预答辩和2018届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工作,研究生培养督导组抽查了部分学位点,进行督查。整体来看,大部分研究生和专家都能按照要求,按时、按质有序地进入到各环节的工作。
一、教学秩序检查情况
(一)总体情况
研究生院和各学院提前一周对各教室基本设施、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室环境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障了教学稳定运行。从教学检查情况来看,开学第一周,教学情况总体良好,绝大多数任课教师都能在上课前进入教室准备上课;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时到教室,学生到课率较高,学习状态好, 教学秩序井然,是近两年来最好的状态。
(二)问题
教学秩序虽然良好,但在本次检查过程中,仍发现以下问题。
1.开学二周后,个别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无故旷课、迟到现象较为严重,尤以大班比较明显。例如,有一个七十多人的教学班,缺席及迟到五分钟以上的人仅达到22人(其中缺席7人)。
2. 有的班级教学安排在任课教师的办公室上课,不具备上课条件,没有投影设备、没有黑(白)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个别任课教师随意调整教学时间安排,自行推迟上课时间,未报研究生院批准。
(三)建议
鉴于上述现象,研究生培养督导组和研究生院将继续加强监督和检查,强化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通报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体建议如下。
1. 学位点负责人、学位点所在单位负责研究生工作的人员和任课教师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要求学生准时到课。
2.各学院加强对教学设备和有教学条件的场所综合管理与协调,安排在有教学条件的场所授课。
3. 任课教师应加强责任意识,在上课铃响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因故更改教学时间的教师,应按学校要求进行调换。除此之外,相关教师应到研究生院培养科备案并及时通知督导老师。
二、课堂教学质量检查
(一)总体情况
教学质量总体情况良好。大多数教师认真备课、教学态度认真,讲课熟练,能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扩展书本上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中讲的信息量大,具有前瞻性,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启迪学生学术思维。有些老师上课很有激情,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与学生互动,牢牢把控课堂主动。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传承正能量;有的教师加强了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有特色,体现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在教学设计上有新的突破,课堂给人耳目一新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听课中课堂质量较好的教师有:唐斌、郑志强、蒋岩波等。
良好教学效果与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和课堂上对学生的驾驭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还和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备课、准备等是否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等特点也是密不可分的。希望任课教师能在如何利用教育的艺术和自身人格的魅力来吸引和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上多下功夫。
(二)问题
本次检查课堂教学质量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1.课件问题。个别教师没有制作PPT课件;有些教师备课投入不够,内容层次结构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重点不突出,PPT课件文字多、字号小,没有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些色差不够分明,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清。
2.课堂教学组织问题。有的教师上课授课方法过于传统单调,与学生交流不够多,主要还是老师讲,学生听;也有的老师精神不够饱满,说话声音很低,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有些学生上课期间做与课程无关的事,一些教师看到后不及时制止或视而不见。
(三)建议
1.针对教师上课准备不充分、不专业这一问题,若多个教师讲授同一门课应有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要有相应的教学进度表,相应的教材讲义。毕业时可安排同行专家进行审核。
2.针对课堂教学组织问题,建议任课老师课前充分准备;课堂上做到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并与学生增加交流,促进专业融合;看到学生做与课程无关的事,应及时制止。
三、开题与预答辩
开题和预答辩整体情况良好。绝大部分研究生能够按要求完成开题和预答辩任务;各位专家都很认真,专业、耐心地指出问题,探讨思路帮助答辩者解决问题,程序规范,一丝不苟。但在检查中,督导组也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开题环节
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上,有的学生开题报告未经导师指导,也缺乏研究,匆忙上会,未达到上会的质量要求。建议各学位点严把质量关,未经导师指导、签字同意的开题报告不能上会,并采取匿名开题,要有一定的淘汰率。
(二)预答辩环节
在论文预答辩过程中,存在答辩时间不够充分的问题,尤其以博士论文答辩明显。为保证答辩质量,建议在博士论文答辩的一个单元(半天),参与答辩博士限为2人,最多不能超过3人。一位博士介绍论文20-25分钟,与五位专家互动(提问、回答)75-100分钟,一位博士答辩完成预计需要95-125分钟,即1.5-2小时之间,半天答辩2人为宜。
四、教学经验
督导组特邀人文学院唐斌老师写了教学改革经验介绍与心得,以飨读者。
浅谈研究生《社会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唐斌
自2006年9月博士毕业来校工作以来,笔者先后主讲了《社会学》、《中外社会学名著导读》、《社会工作高级实务》等研究生课程。笔者严格要求自己,教学态度端正,课前认真准备,课件制作精益求精。在日常教学中,还灵活采用影视观摩、角色模拟、名著推介、案例研讨、小组辩论、情境教学、调查研究、“头脑风暴”等方法,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翔实生动,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并广受学生好评。2010年笔者获评为江西财经大学首届“金牌讲师”,并被评选为2010年度“教学十佳”。2013年还因主讲《社会学》课程的《社会性别的建构》章节,获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江西省赛区二等奖。
下面,笔者试以研究生《社会学》课程为例,将个人教学经验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一、突出学科优势,强化能力培养
在传统社会,人们适应社会的方式相对简单,生活经验的积累足以帮助人们满足这一要求。而现代社会结构复杂、规范繁多、瞬息万变,单纯依靠个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已难以适应社会,必须依靠系统的社会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将人文素质的教育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纳入基础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开设了社会学相关课程,《社会学》不仅成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甚至在中学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即使在我国,凡接受过社会学知识训练的高校学生也普遍认为,社会学课程能帮助自己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履行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另外,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它需要贯穿于具体课程的教学中。从《社会学》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程度来看,它不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因此,本课程教学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社会适用性和指导性强的特色,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三个结合”,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笔者按照“三个结合”原则实施《社会学》课程教学:
第一是结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开展教学。在众多学科中,社会学属于一门新兴学科,面对变化迅速、纷呈多样的人类社会,社会学者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不断进行描述、提炼、总结、概括,上升为各种社会学研究成果。如何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最新社会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是个棘手的问题,教师若脱离使用的教材,专讲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肯定不妥当,因为常规课堂教学毕竟不同于学术讲座,而不涉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样不可能。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专业基础课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穿插有关新的研究成果,将教师浏览、查阅到的大量资料、目录和相关内容交给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信息,促进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第二是结合最新的社会热点开展教学。社会学以不断反映社会发展进程,解决新出现的社会问题,被社会所承认和接纳,由此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富有生命力的分支学科。它与社会生活之间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脱离了社会的实际,社会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现实社会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往往是纷繁复杂的,弄清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联系实际教学的主要内容。联系实际传授知识不只是举几个案例的问题,而是通过一些案例说明理论是如何来自实践又怎样去指导实践的。例如“食品安全”、“社会诚信”、“贫富分化”、“城乡差距”、“教育公平”、 “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都可以作为课堂联系实际的材料,也是学生渴望了解的社会热点问题,但老师在备课时如何筛选和组织这些经典案例,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讨论并形成正确合理的看法和意见则显得格外重要和关键。
第三是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开展教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活动,没有受教者的积极参与,施教者的一切努力都将受到限制。教学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实际状况是确定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模式的客观依据。作为任课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还要根据这些情况及课程特点制定讲课内容:包括讲解的起点内容、授课方式与方法,激发各层面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师生合作互动的效果。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施教之法,贵在启发”。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曾生动地比喻道:“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浆把船划向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而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精讲点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非常关键。在《社会学》课程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即充分利用《社会学》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在新知识导入时,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课程导入环节的“磁铁效应”,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从而避免了传统“满堂灌”式教学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案例式教学。教师通过精选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与理论挂钩,通过分析和挂钩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源泉所在,并举一反三。学生掌握了经典案例,再进行社会问题的调查、分析时,就避免了盲目性。不仅如此,学生在参照经典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问题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从中归纳、总结、概括出值得后人借鉴、推广的新案例,为后人教学选用的案例做贡献。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性的案例,学生通过典型性的案例分析收得了理论与实际、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学习效果。
3.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田野调查一直被公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即通过亲身实践,进街道、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走进社会的各行业、单位,以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例如:讲解“社会流动”章节内容,鼓励学生到校外调查流动民工的情况。这种社会调查不用事先联系,学生可以自己或结伴到民工集中的区域展开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走近民工的调查,使学生对“社会流动”的理论有了感性与理性结合的理解,对这一层面的人群有了了解,由此获得了认识上的提高。
4.研究性教学。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运用所学的社会学理论和知识,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独立进行思考和开展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申报学校或省级科研课题或创新性课题,或者申请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笔者会将学生在课堂内外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教学评估体系和学生的考核体系当中。
总之,通过《社会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想让学生达到以下“四趣”:
一是启迪学生的“志趣”。即启迪学生如何为人处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读经典社会学原著,讨论社会学经典案例,欣赏社会学影视佳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理解生活、追求卓越”,引导学生把做事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化理论为能力,化理论为素质”,做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相统一,达到“拓宽知识视野、夯实专业知识、培养综合素质、树立远大目标”的目的。
二是培养学生的“德趣”。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明确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课程拟采用影视观摩、案例探讨、角色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罗一笑捐款事件”、“聂树斌冤案”、“大学生裸贷”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不断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
三是激发学生的“情趣”。所谓“情趣”,狭义地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带有指向性、持续性的心理倾向;广义地说来,是指一个人对于人生、对于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社会学学习情趣,即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社会学的兴趣。具体是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安排学生有计划地走访社区、福利院、监狱等部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和感受获得感性知识,激起同学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动力和热情,激发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四是增加学生的“乐趣”。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也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教学”。为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方法,本课程将广泛采用角色模拟、名著推介、案例研讨、小组辩论、情境教学、调查研究、“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手段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主题词: 研究生 培养 督导
抄报: 校领导
抄送: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二一七年四月八日印发